close
台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新營 | 地名由來於明鄭時期在此設鎮屯田。初期因有屯辦何積善等人在鹽水鎮之舊營里屯墾稱為『舊營』,故與之對稱為『新營』。 |
2.鹽水 | 地名以前叫做鹽水港,在明鄭時期稱為奎庄。在清雍正九年闢為島內貿易港。潮滿海水可及,故與稍北的淡水港對稱為鹽水港。因為以前港道環繞街區,形成彎曲狀,有如半月,所以鹽水港又稱為『月津港』或月港。 |
3.白河 | 白河街區舊稱為店仔口街,因為白水溪穿流於石灰岩山區,水色白濁,所以改稱為白河街。白河舊名「店仔口」,由來是在清乾隆年間,白河是往當時已非常繁榮的商業中心『下茄苳』的必經之路,因此有一吳姓的異鄉人於現在市場的十字路口結廬賣涼水茶點,提供行人休憩場所。店仔口指的就是草廬的門口。後來改稱「白河」的理由是地方人士以「店仔口」不雅,而境內有白水溪從東繞南而西,環村而流,乃以「白河」為名。光復後改為「白河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4.柳營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柳營舊稱為查畝營(台語),即明鄭時期女宿鎮的屯田之地。今柳營之名,應起自明鄭陸軍鎮名柳宿鎮,柳宿鎮可能與女宿鎮毗鄰而屯,故名。 2.柳營昔稱「查畝營」,即勘查田畝之營部。「查畝營」的地名沿用至民國九年(日據大正九年)。後因本地居民以劉姓居多,劉、柳同音,乃改名為「柳營庄」,光復後改設「柳營鄉」。(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5.後壁 | 後壁舊名為後壁寮,意思就是在後方的寮舍。 |
6.東山 | 東山從前是平埔族洪雅族哆囉嘓社所在地,後來漢人漸增,開墾於此,形成哆囉嘓庄。後來改稱番社街,光復後又鑑於其名不雅,因其在新營東方之山區,所以改稱為東山。 |
7.麻豆 | 此地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麻豆社址,是台南市附近四大平埔族社之一。 |
8.下營 | 下營地方是明鄭時期設鎮屯田之地的舊名,依據屯營之相關位置,所以有頂、中、下之別。 |
9.六甲 | 地名之由來,相傳為鄭成功參軍陳永華駐軍在此開墾荒地,最初依據開墾面積取名有二甲、六甲、七甲等村。六甲位居中心,故取名為「六甲鄉」。(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0.官田 | 官田舊稱為官佃,是荷據時期王田之所在地,到了明鄭時期改為官田,招募移民來墾,耕者為官佃,民國九年改為今稱,沿用至今。 |
11.大內 | 鄉名取自大內村的舊稱大內,以前移民先建北方一小庄稱頂庄,東南方為內庄,因為此地在內方庄,所以得名。三百餘年前,楊氏兩兄弟由漳州府龍溪縣遷來。長兄名楊內,住在「內庄」。弟弟名楊石,住於「石仔瀨」,總稱為「內庄」。光復後改為大內鄉。(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2.佳里 | 佳里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之社域,民國九年取境內地名佳里興之佳里,改舊稱蕭壟庄為佳里街,光復後沿襲為鄉名。 |
13.學甲 | 學甲即平埔族西拉雅族番社之譯音地名,有一說為學甲即史椰甲社。 |
14.西港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此地東方約三公里處,有直加弄港(今安定),因相對位置關係,本地乃取名「西港仔」 2.此地昔日大部均屬海埔,西港是濱臨汊港,因位於後營之西,故稱之。(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5.七股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七股原稱為七股寮,清道光年間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此地。七股寮即當時由七股首招來的佃戶所築茅寮的地方,後來發展為村莊。 2.據傳此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後,有從福建省來台的七名移民,他們連袂前來共同墾殖一魚場,名曰「七股塭」,此後就一直沿稱「七股」。(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6.將軍 |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將軍平台有功,清廷將本鄉內的荒埔地,賜予施琅為世襲之業地,所以得稱。 |
17.北門 | 北門舊名北門嶼,此地以前是倒風港大潟湖內一濱外沙洲,因其在北方倒風港門戶處之沙洲,所以得名。另有二說為:1.它位居臺灣府北方而得名。2.它與青峰闕北方出入口有關。(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8.新化 | 新化舊名大目降,是西拉雅平埔族(SIRAYA)的古地名,為平埔族大目降社聚居之地。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二年),鄭成功討平大目降社,且將本地規劃為承天府所管轄之新化里,其含意就是取「新歸化之番社」。清朝時設大目降庄,後來漢人移入,日趨繁榮,就改名稱為「大穆降街」。日本統治台灣時,改名為「大目降街」。民國九年,地方制度修改,大目降街改為新化街,是新化郡行政所在地。光復後正式定名為新化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19.善化 | 由於明鄭時期,本地是屬於『善化里西堡』,民國九年時,將舊稱『灣裡』改為『善化』。『灣裡』是從本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沿用而來的。 |
20.新市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相傳十七世紀荷蘭人佔據台南安平時,將原居住於該地之西拉雅族人,遷移創建之新社址。 2.相傳三百年前,山內方面的居民,運搬產物往台南府販賣,常在此地樹下休息,苦於無處購買食物果腹,乃鼓勵新港住民(即新和村、社內村)到此地零售食物,以便利往來商客,而後漸漸聚集成一條小街市頭,因此稱之為「新市」。(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21.安定 | 本地原稱為『直加弄』,這是譯自當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之屬社的社名。民國九年時,依據本地在清代時,屬於『安定東里』,便改稱為『安定』。 |
22.山上 | 山上舊稱為『山子頂』,係因本鄉屬於丘陵地形,境內分佈著許多的小山丘,聚落多建立在小山丘上,故稱為『山仔頂』,後來則改稱為同義的『山上』。 |
23.玉井 | 玉井在荷蘭占領及清代稱「大武瓏」,是曹族四社熟番-醮吧年社、芒子芒社、宵里社及今楠西鄉的茄拔社等原住民所住。民國九年才以「醮吧年」Tapani的日語近似音「玉井」(日語Tamai)來稱呼本鄉,而沿用至現在。(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24.楠西 | 本地舊稱為『茄拔』,這是出自阿里山四社群中『茄拔』社之社名,後來則改稱為『楠西』,這是因為本地在清代時是屬於『楠梓仙溪西里』,後來便將其簡寫成『楠西』,而成為本地之地名。 |
25.南化 | 本地舊稱為『南庄』,民國九年時,乃取南庄之『南』與其所隸屬『內新化南里』之『化』,拼成『南化』。而『南庄』則是相對於對岸的北寮,位於北寮南方之村落,即稱為『南庄』。 |
26.左鎮 | 『左鎮』地名之由來,是因為明鄭時期,設侍衙駐兵於轄內之左隅,故稱「左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27.仁德 | 仁德舊稱為『土庫』,係指以竹子編成並塗上泥土的庫倉,這種庫倉是用來儲藏穀子的,由於本地有許多土庫,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以明鄭時期本地所設之『仁德里』為名而改為『仁德』。 |
28.歸仁 | 本地舊稱紅瓦厝,乃是鄉民多以紅瓦覆屋頂而得名。明鄭時期,因鄭氏勸導歸化,並設歸仁里。光復後改為「歸仁鄉」。(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29.關廟 | 此地原名「香洋」,因種植香洋得名。後因境內關廟村20號之山西堂,奉祀關聖帝君,故命名為「關廟」(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30.龍崎 | 本鄉名稱由來是在民國九年時,從鄉內的龍船(龍船村)及崎頂(崎頂村)兩地名中,各取一字併成庄名,光復後沿用至今。 |
31.永康 | 永康舊稱為埔姜頭,因為以前此地未開墾時,為埔姜樹蔓生之荒埔,所以得名。明鄭成功時為部將林、黃等員駐屯之地,稱「永康里」。日據時地名大改革,乃以明鄭時期本地隸屬「永康里」,改稱「永康庄」。光復後改庄為鄉,民國八十一年改制為永康市。(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
高雄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鳳山 | 鳳山舊稱為『下坡頭街』,後來稱為『埤頭街』。由於境內有一弧列狀隆起的珊瑚礁台地,稱為鳳山,所以清代取山名為縣名,稱為鳳山縣。 |
2.林園 | 本鄉原稱為『林子邊』,因在今日林園、東林二村境內,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早期移民在其邊緣處建村,所以得名。民國九年改稱為林園,光復後沿用至今。 |
3.大寮 | 清廷曾將此地一帶之荒埔,賜予平台有功的施琅將軍,以為世襲業產。於是施家招來大批佃農入墾,可能初墾時曾築有大型茅寮於此,所以得稱。另有一說:本地在康熙時百姓聚集休息的場所可分為「溪埔寮」、「潮州寮」、「頂大寮」、「下大寮」等四座,日後,將四寮合而為一,改稱「大寮」。(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4.大樹 | 大樹舊稱為大樹腳,相傳在明鄭時期有一將領逐退原住民,屯墾於此,因為在大樹之下建村莊,因而得名。 |
5.仁武 | 本地在明鄭時期實施屯田時,派駐仁武鎮於此,因而得名。 |
6.大社 | 大社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鄭時期被鄭氏屯兵所驅散,而遷往屏東林邊鄉。民國四十年由於本鄉經濟、文化、交通等均以大社為中心,故取名大社。(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7.鳥松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鳥松舊稱為鳥松腳,清康熙中葉移民入墾於此地,在鳥松樹(赤榕)下建村莊,所以得稱。 2.原名為「鳥松腳庄」,因昔日,鳥松國小附近,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鳥松古樹,常被往返行人及商旅視為休息地點,故得名。後改為「鳥松鄉」。(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8.岡山 | 清康熙年間,閩籍移民入墾於此,當時這一帶為菅茅密生之地,故初墾時稱為『竿蓁林街』。到了清乾隆年間重修府志時,記載有阿公店之名,皆認為有一老翁所開店鋪,故得稱。後來因境內有小岡山、大岡山二隆起之珊瑚礁地形,所以改稱為岡山。 |
9.橋頭 | 橋頭在清康熙年間叫做『小店仔街』。後來乾隆時期修志,其中記載:『小店子橋,俗稱橋子頭』,便以『橋子頭』取代原來『小店子街』的稱呼。 |
10.燕巢 | 今燕巢內東燕、西燕二村舊稱為『援巢中』,安招村為『援巢右』,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與右鎮屯田舊址,故原名「援剿」。燕巢為『援剿』之諧音字。日據時期,日人因同音異義,乃改「援剿」為「燕巢」,沿用至今。(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1.田寮 | 田寮一帶曾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屯墾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墾於此,因為在墾成之田中築寮成莊,所以得稱。 |
12.阿蓮 | 清康熙末至乾隆年間,有一楊姓墾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開墾,形成阿蓮中路、岡山營等莊。其中『阿蓮』可能出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社名之譯音地名。另有一說:本鄉古名「阿嗹」。民國三十五年時,楊玉山先生提議本鄉為佛教聖地,而佛家認為阿蓮是彌陀佛居住的淨土,為配合地方特色,宜將地名的「嗹」字改為「蓮」,經鄉務會議通過,便正式定名。(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3.路竹 | 路竹原稱為半路竹,因為以前此地居於大湖街(今湖內)與阿公店街(今岡山)之間交通必經地,地當半路上,又有茂盛的竹林,所以得稱。 |
14.湖內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因為境內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內建莊而得名。 2.地名由來是取長治(現大湖方面)、文賢(現圍子方面)兩地區名含義而定。(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5.茄萣 | 本地因為在一大潟湖外側砂嘴上,且為茄萣樹茂生之地,因而得名。 |
16.永安 | 本鄉舊稱「永安仔」,乃因鄉內原設有「新永安仔塭」及「舊永安仔塭」魚塭,寓有永保平安之意,故建鄉之時,地方士紳乃決定以「永安」為地名。(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7.彌陀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相傳明鄭時本地供奉「阿彌陀佛」,故得名 2.古稱「瀰羅港」,據中研院研究,應為平埔族語言。(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8.梓官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梓官地名之由來,似與修造船隻的官匠有關。相傳因修補軍船的官匠聚集於此而有此名。 2.明鄭成功渡台後,本地以王梓的勢力最大,而昔日凡有權勢聲望的先民,均在其名後加一「官」字,以示尊敬。故居民尊敬王梓為「梓官」,故得名。(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19.旗山 | 旗山原稱蕃薯寮,因為初期移民築寮於此,並從事種植蕃薯,所以稱為『蕃薯寮』。民國九年,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狀似清代蛟龍旗,所以改稱為旗山。 |
20.美濃 | 美濃舊稱為『彌濃』,其地名之由來,有一說為,美濃地方過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壟族』的分布之地。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瀰力社』與溪名『荖濃溪』,各取一字併成地名。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來此開墾,籌建土地伯公廟,其開基碑文上有「瀰濃」等字樣,後定庄名為「瀰濃」,意謂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息之意。甲午戰後,在台日本人因懷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鄉美濃,遂將「瀰濃」改稱為「美濃」。(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21.六龜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六龜舊稱為六龜里,六龜里源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之譯音。民國九年改稱為六龜。 2.因前後山巖相對,成為六個山巖,狀似龜形,故稱之。(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22.甲仙 | 甲仙舊稱為甲仙埔,是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壟頭社人所建。此一帶先住民為傀儡番,甲仙埔似出自傀儡楠梓仙之埔地的縮讀,詳細地名由來有待查證。 |
23.杉林 | 杉林舊稱為山杉林,由來乃因為此地原始景觀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而得名。 |
24.內門 | 內門舊稱為「羅漢門」,又稱「羅漢內門」。由來有二: 1.「羅漢門」原為平埔族語譯而成:羅漢門之『羅漢』是譯自馬卡道族之稱呼烏山山脈以東至楠梓仙溪一帶之地。清代在此地派兵駐守,乃為『門』之由來。羅漢門又以二仁、楠梓仙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東為羅漢外門里,以西為羅漢內門里,本鄉名由此而得。 2.因有鴻儒避居其地,故取名「羅漢門」(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25.茂林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茂林原稱『芒子社』(蚊子社),原義不明,後來可能以樹林茂盛而借為地名。 2.原名「多納鄉」,為日語「老子」的譯音。民國四十六年,奉命改為「茂林鄉」。(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26.桃源 | 本鄉原名雅你鄉(aini),布農族語為「廣大」之意。民國四十六年,奉令改為桃源鄉。寓世外桃園之雅稱。(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
27.三民 | 本鄉居民以布農族為主,並有少數曹族與排灣族的居民。在光復後,本地才設鄉,由於境內有民權、民族、民生三村,皆冠有『民』字,寓有『三民主義』的政治理想,故將此地命名為『三民』鄉。 |
屏東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屏東 | 屏東市昔稱「阿猴」,是原住民方言諧音;後來又成為平埔族阿猴社民的部落,所以也稱「猴社」、「阿猴寮」。又由於全市的地形好像一隻坐著的猴子,故稱「阿猴」,日據時期因猴字不雅而將「犬」部改為「糸」部。後來發現此地是位於高雄半屏山之東,所以按照位置來取名為「屏東」。(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潮州 | 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進來開發,為了紀念他們的老家,故沿用其名,稱此地為「潮州」。(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5)(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3.東港 | 古稱「東津」(津指海邊的意思),原本是平埔族「放索社」群居地,明末清初渡海而來的先民漸漸增多,和福建生意往來興盛,而當時帆船停靠的港區就在百姓定居地東邊,故稱「東港」。(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說: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2) |
4.恆春 | 舊名「琅喬」,原意是本地出產的一種蘭科植物,也是排灣族稱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親自到此巡視,見此地氣候涼爽,四季如春,故奏准設縣,取名「恆春」。(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2)(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5.萬丹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據說在清同治年間,兩岸商船在萬丹小溪(今大湖橋)附近貿易,成為內港並形成萬舟景觀,就以「萬舟」為名。後來因為高雄港、東港先後成港而沒落,盛況不再,將「舟」改為「丹」取名「萬丹」。(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早期屬於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萬丹」一名可能是當年平埔族Moanun社和Paugdaudang上下淡水兩社的合稱。(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49) |
6.麟洛 | 早期屬西拉雅平埔族生活領域,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廷記為「玲路」。清康熙年間嘉應州徐俊良先賢來此開墾,在開設水圳時發現大烏龜,地理師說:出現大龜的地方一定有麒麟,這裡是麟趾呈祥的好地方,就取地名為「麟落庄」,後來改稱為「麟洛」。(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43)(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7.九如 | 相傳最初是由九戶人家遷來此地定居,早期稱為「九塊厝」,後因有感「九塊」不雅,取三多九如之意,改為「九如」。(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73)(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8.里港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原名「過港仔」,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有一名叫「阿里」的年輕人來此謀生,以販賣冷飲為生,商業逐漸的繁榮,人口增加,乾隆年間就稱此處為「阿里港」,民國九年日人改稱為「里港」。(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76)(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舊稱為『阿里港』,在漢人及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曾有傀儡番(魯凱族)居住於此,在漢人移民入墾後,便譯『傀儡』音為『阿里』,再加上本聚落建在隘寮溪之南,故拼成原地名為『阿里港』,後來則改稱為『阿里』 |
9.鹽埔 | 本鄉是介於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一片草埔,原本是平埔族居住地,明朝福建省葉唐山來到此地,用十台車的食鹽,外加一車煙酒火柴交換這片土地,又因為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故命名為「鹽埔」。(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86)(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另有一說:清代時這一帶溪埔地含鹹重,故稱本地為『鹹埔莊』,後來才改稱為『鹽埔』。 |
10.高樹 | 本地原名「大車路」,因為高樹路寬,可同時容納多輛牛車行走。地名由來有二說: 1.舊時庄頭有一株木棉樹,樹身高大,形狀就如一個大車蓋故取名為「高樹」。 2.漢人開墾初期,在「高」位河階處建立聚落,又因此地屬於河川網路縱橫區,水量充沛長滿高大的「樹」林,故稱「高樹」。(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95)(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11.萬巒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先民初墾時,見大武山翠峰綿延如「萬」座「巒」峰,遂以此命名。(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 2.清代時期此地隨處可捉到鰻魚,民眾乃稱此處為萬鰻,後因「鰻」與「巒」客家語發音近似,慢慢就成為「萬巒」。(屏東縣萬巒鄉公所編印,屏東縣萬巒鄉簡介) |
12.內埔 | 本地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來開墾的先民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裡,故稱為「內埔」。(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00)(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內埔』是指在內方之未墾埔地,本地在清康熙年間,由閩、粵籍移民墾成。 |
13.竹田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本地以前有一條街道,路旁商家囤積商品於此,所以稱為「屯物」。日治時期改為「竹田」,竹是農村,田是農田,本鄉因為是竹園多於水田的鄉村,故改名為「竹田」。(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 2.本地原稱為『頓物潭』,昔有池沼,是住民丟棄廢物之處,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稱為竹田,係日式地名。 |
14.長治 | 本地屬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之一,明清及光復時期漢人大批移入,在光復之前稱為『長興庄』。『長興』可能是當初拓墾時之墾號,光復後為期盼「長治久安」,故稱「長治」。(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79) |
15.新埤 | 清代客家漢人在此建立人工蓄水池「埤」以利耕種,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與內埔鄉之老埤南北相互對稱,日據時期去「頭」簡稱「新埤」。另一說為「新埤」取名自新築埤頭以灌溉的意思。(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27)(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16.枋寮 | 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產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開墾的先民砍樹木搭工寮暫住,後來漸漸形成聚落,「枋寮」就是如此命名,其意為用木板搭建工寮居住的地方。(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33)(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17.新園 | 明末福建黃上房等人渡海來此,將高屏溪旁原野開墾為田園,至清乾隆年間,多已墾成,並形成各村莊,因為建庄於新闢成之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38) |
18.崁頂 | 本地地勢高亢,四周地勢低平,有河水流過,雨季常淹水,只有此處免於水患,就將此處取名「崁頂」,取其地勢高適合居住的意思。(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50)(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19.林邊 | 早期是林木茂盛的原野,所以取名「林仔邊」。先民進入開墾,在「林」區「邊」緣建立部落,日據時期以「林邊」統一稱呼本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58)(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0.南州 | 本鄉位於屏東「溪洲」溪「南」岸的地帶,原名叫「溪州」,隸屬於林邊鄉,後來分出成為溪州鄉,因台灣太多地方稱溪州,加上位於台灣南端,故改名為「南州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11)(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1.佳冬 | 本地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20)另有一說: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本地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為本地之地名,在民國九年時,才更改為『佳冬』。 |
22.琉球 | 相傳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有住打狗港(今高雄港)人李月老,來到島上開墾並從事漁業,孤島好像一個浮沈的球,面積又小,故稱「小琉球」。民國九年日人簡化為「琉球鄉」。(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3.車城 | 地名由來有下列說法: 1.先民為了要抵禦原住民攻擊,就用載農作物的牛車圍繞成牆用以築城,於是大家就稱此地為「車城」。 2.有一次先民路經此地突然遭原住民襲擊,大家就用牛車圍成一個城堡來抵抗,終於戰勝,為了紀念就稱此地為「車城」。 3.原住民因為常侵襲先民,所以他們在沒有築城的北面堆積木材做城防,後來怕被燒,就改用牛車數十輛佈置在外,於是就叫此地為「車城」。(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184)(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4.滿州 | 原名「蚊蟀埔」,是排灣族所住。因為原住民打獵收獲很多,吃不完只好丟棄在原野上,久而久之造成臭氣難聞,排灣族臭氣譯音即為「蚊蟀」。後來因字義不雅而改為「滿州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94)(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5.枋山 | 相傳古時枋山村附近有座山突然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來因為不雅,就用閩南語諧音「枋山」代替。(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03)(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屏東縣枋山鄉公所編印,屏東縣枋山鄉簡介) |
26.三地 | 原地名為「音斯笛摩兒」,屬於魯凱族『三地門』社的聚落,『三地門』是漢譯音,以前亦做『山豬毛社』。光復後,本地設鄉,便取名為『三地』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08)(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27.霧台 | 本地原為西魯凱族「傀儡」群「霧臺」社居住地,魯凱語「霧臺」指許多小社聚集成的大社,光復後獨立為「霧臺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16) |
28.瑪家 | 本地原為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指傾斜的山坡地,光復後簡稱為「瑪家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29) |
29.泰武 | 本鄉位於北大武山和南大武山之間,由於台東縣已有「大武鄉」,因此光復後,本地改名「泰武」鄉以示區別。(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37) |
30.來義 | 本地日據時期稱為來社,含有重義氣、倫理及情感的意思。光復後為了發音方便而改稱「來義」。(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37)(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31.春日 | 中央山脈西側山區為排灣族大本營,本地有「喀蘇柏幹」大社,日據時期由於日語「春日」讀音為「Kasuga」,與社名相近,便簡化為「春日」。(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35) |
32.獅子 | 本鄉內獅村附近有一小山丘,形狀很像獅子,人稱「獅頭山」,因為鄉公所位於此,故稱本鄉為「獅子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29)(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33.牡丹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由山地話「新保將」翻譯而來,加上本地境內盛產野牡丹,因此稱為「牡丹鄉」。 2.先住民排灣族蘇侉侉羅雷支族「趴立拉力克」牡丹社分佈地,故簡稱「牡丹」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263)(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澎湖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馬公 | 馬公舊稱為『媽宮』,相傳在明初,移民在今天的正義街十九號創建『娘媽宮』,為全台最早創建的廟宇,地名刪去『娘』字稱『媽宮』,民國九年改稱為『馬公』。 |
2.湖西 | 在澎湖島之東,有大武山與尖山,兩山之間為一小盆地,內有窪地瀦成一小湖,在其東西各有一村,稱為湖東、湖西,湖西之地名由此而來。 |
3.白沙 | 以白沙島名為地名。白沙島一帶,因佈滿珊瑚砂礫,陽光照耀下,遠眺就像白沙成環帶一般,所以得稱。 |
4.西嶼 | 西嶼因位於澎湖本島西方大島嶼而得稱。 今稱為漁翁島,乃是西人的譯音地名。 |
5.望安 | 望安島舊稱為八罩島,因附近有八個島嶼而得名。望安原稱為網垵,因為過去漁夫在凹灣處曬網而得名。近來也有人說,鄭成功由金門率艦隊經七美嶼,遙望八罩島,希望能平安抵達,故得稱。 |
6.七美 | 七美島以前稱為南天島、大嶼、南嶼等,位於澎湖群島之最南,因為有七美人貞節故事,所以於民國三十八年,改稱為七美嶼。 |
花蓮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花蓮 | 在花蓮溪口一帶,由於外海港灣有黑潮暖流由南向北流,碰到凸出的海岸地,溪水注入和海浪衝擊形成「洄瀾狀」,漢人見了,就把這處海港叫做「洄瀾港」;由於台語「洄瀾」和「花蓮」發音相近,清代時雅化為「花蓮港」,日據時期簡稱「花蓮」。(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73)(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0) |
2.鳳林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舊稱「馬里勿」,為上坡之意。早期森林茂密,木蘭繞樹生長就如鳳鳥展翅,漢人來開墾就命名為「鳳林」。 2.另一說法是由於清代屬台東直隸州「奉」鄉,「奉」與「鳳」同音,且位於「西鳳林山」東麓地區,南有「鳳」信村,北有「林」榮村,故位在中間交通要站稱為「鳳林」鎮。(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95)(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9) |
3.玉里 | 舊稱「璞玉閣」,一說是阿美族的譯音,意義為灰塵,因秀姑巒溪縱貫境內,若久不下雨則溪水乾涸,風吹沙土灰塵蔽日。二說是出自「派派可」之譯音,阿美族稱「蕨」為派派可,本地以產蕨得名。三說為此地大理石就如未磨的「璞」玉「石」,官兵在此又建立「閣」樓街道,故稱「璞玉閣」。日據時期簡化地名,因「璞」是未磨之「玉」,故改稱「玉里」。(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87)(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4) |
4.新城 | 昔日泰雅族稱新城一帶為「大魯宛」,漢語譯做「哆囉滿」。清嘉慶年間,淡水廳吳全率領所募到的民眾到此墾荒,太魯閣社民屢出攻擊,就築城防禦,取名「新城」。在公文首見是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閩浙總督沈葆楨,奏准開築台灣後山三路,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羅大春築北路自宜蘭、蘇澳至花蓮,路通後移民在此地建立新聚落,故命名為「新城」。(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94)(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4) |
5.吉安 | 清代此地為阿美族崇爻九社之一『竹腳宣社』的所在地,日據時期稱為『七腳川社』,後有日本移民於此,稱為吉野村,台灣光復後設「鄉」,因吉野二字含有日本語意色彩,且為求各族和平共存「吉」祥「安」定,故稱「吉安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03)(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6) |
6.壽豐 | 本鄉舊稱「里鬧」,泰雅語叢林之意,後來為阿美族狩獵地。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羅大春築北路自宜蘭、蘇澳至花蓮,在奇萊山一帶有一小山北側天然湖泊,潭中有許多鯉魚,稱之「鯉魚潭」,潭南方的小山稱「鯉魚山」,壽豐位於鯉魚山南端,故又稱「鯉魚尾」。台灣光復後取附近的「壽」村及日據時期日本移民村「豐」田村之壽豐二字,合稱「壽豐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14)(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8) |
7.光復 | 這一帶為阿美族馬太鞍社域,到了民國二十六年,日人改馬太鞍為上大和。光復後有鑑於大和為日本上古國名又為其民族名,於是改稱為光復。 |
8.豐濱 | 清嘉慶年間,本地居民以阿美族為主,他們社名的漢譯音為『貓公』,所以往昔此地稱為『貓公』,日據時期是隸屬於鳳林郡新社庄。光復後因貓公二字地名不雅,又因本鄉東臨太平洋,漁產豐富,海岸風景宜人,故改名為「豐濱鄉」。(花蓮縣壽豐鄉公所編印。花蓮縣壽豐鄉簡介)(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76)(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9) |
9.瑞穗 | 本地阿美族稱「可可」,意為平原遼闊之意。漢人稱『水尾』,因為此地位於富源溪、紅葉溪水納入秀姑巒溪末段,東入注海的各溪尾之處,所以得稱。日據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鑑於此地稻米農作結穗纍纍,而以日本神社「豐葦原之瑞穗國」的字句改稱「瑞穗」,祈求豐收。(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23)(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1) |
10.富里 | 本鄉開發始於清道光九年(西元1892年),由於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漸漸形成聚落,稱為「公埔」,即指「公有待墾的一片小小平原」,為平埔族公共牧場。民國二十六年日人以土地肥沃,取「富裕鄉里」吉祥之意,更名為「富里」。(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34)(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8) |
11.秀林 | 秀林是太魯閣群泰雅族社名之譯音。社名原義是菅茅經砍伐燒燬後,再長出幼牙之處。現名除譯其音外,又寓意『山林之秀』。 |
12.萬榮 | 萬榮是日據時期的『森阪村』。民國四十七年改名「萬榮鄉」,地名由來是因為該村在萬里溪南岸,所以取『萬』字,加吉祥義之『榮』字拼成。(花蓮縣萬榮鄉公所編印,花蓮縣萬榮鄉鄉政簡介)(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52 |
13.卓溪 | 此地原稱「巴內大」,由於當地溪流除大雨外,終年無水,所以昔日名為「乾溪」。光復後成立鄉治,改名「卓溪鄉」。鄉名取自布農族中布農族群卓社、卡社群之譯音。(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486)(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83) |
台東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台東 | 清光緒年間,台灣建省之後,增設直隸州於此,當初以其位居台灣之東部,故命名為台東直隸州,『台東』之地名便是由此而來。臺東以前為卑南、阿美族定居之地,清咸豐五年才有漢人與平埔族移入,道光年間形成聚落稱「寶桑莊」,光復後設鎮「臺東鎮」,民國六十五年升為市。(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29) |
2.成功 | 成功昔稱為『麻荖漏』,是當地阿美族『麻荖漏』社的漢譯社名,民國九年時,改稱為新港,由來於當地為東海岸輪船重要停泊港之一。光復後,以其相近之日語讀音,改以吉祥的近音字『成功』為地名。 |
3.關山 | 本鄉原名「里壟」,由高山族語「ㄉㄧ ㄌㄢˋ ㄉㄧ ㄌㄢˋ」,即「紅蟲」翻譯成音。民國四十三年更名為「關山鎮」。因為本地的山勢逼近,就像一個關隘,故有『關山』之稱。(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49) |
4.卑南 | 因為本地為卑南族之卑南社的聚落,所以稱為『卑南』。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大頭目「鼻那來」(Pinara)聰明蓋世,傳說有漢人血統,建立典章與納稅制度,發展迅速統治臺東縱谷,又控制附近大族,荷蘭人稱為「卑媽拉」(Pimala),漢人簡稱為「卑南」。(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64) |
5.大武 | 本地原為排灣族巴卡羅群分佈地帶,位在南部中央山脈「大武山」餘脈之南,所以原稱為『南大武』,日據時期改稱「大武」,而沿襲至今。(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31) |
6.太麻里 | 本地昔稱朝貓籬,其義不明。是太麻里溪出海口沖積成的肥沃三角洲平原,「太麻里」就是原住民土著話,指太陽照耀肥沃的地方。(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58) |
7.東河 | 本地舊稱為『大馬武窟社』,這是由阿美族的譯音轉換而來的漢字,其意思為『投網捕魚之處』。光復後,以其位在台東海岸山脈東側最大河川馬武窟溪之東端河口位置,而改稱為『東河』。 |
8.長濱 | 本地舊稱為『加走灣』,是阿美語的漢字譯音地名,其意思為『守望之處』,在以前清軍來攻之時,阿美族人曾在此瞭望清軍之動靜。民國二十六年時,因為本地位在海蝕岩台上,其下為石坑溪所形成之沖積扇,堆積物砂礫連續很長,故改稱為『長濱』。 |
9.鹿野 |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日據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開墾種植甘蔗,由於附近有原住民「鹿寮」社,又多「野」生景觀,故稱「鹿野」。 2.本鄉昔日為荒野之地,常有鹿群棲息,故稱「鹿野」。(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586) |
10.池上 | 由於本地之東南方有一大水池,因此乃以聚落是位於大水池之西北方,故稱此地為『池上』。 |
11.綠島 | 本鄉以島名為鄉名。本島舊稱為『火燒島』,另一舊稱為雞心嶼,即以該島之形狀類似雞之心臟而名。 火燒島地名之起源有二說: 1.相傳島上漁民出獵海上,遇風雨常迷失,故經常在山頂燃燒柴火為標識,遠望之而稱為火燒島。 2.相傳百餘年前漁船在傍晚歸航時,遠望這座被夕陽染紅的島嶼,就如熊熊火焰包圍一樣,故稱火燒島。 光復後政府因鑑於名稱不雅,並在島上展開綠化造林活動,所以改稱「綠島」。(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02) |
12.延平 | 本鄉為布農族分佈地,日據時期為關山郡蕃地,光復後則取收復台灣之民族英雄延平郡王之『延平』為鄉名。(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44) |
13.海端 | 『海端』屬布農族生活圈「海多端王」(Haitotowan)社分佈此地,故擇音簡稱為「海端」,海拔一千公尺有海端村。(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35) |
14.達仁 | 本地原為排灣族『阿塱衛社』聚居之地,其意思為『聚集』,即眾多族人,為禦敵需要而逐漸聚集於此。鄉名取自安朔溪出海口平原區的「達仁」村。(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40) |
15.金峰 | 本地舊稱為『虷仔崙』,這是譯自當地之阿美語,其意思為『雞母珠』,後來日據時期時,日人將『虷仔』,以日語中之同音字『金』代之,『崙』續用,而拼成『金崙』鄉之地名,後來又更改為金山鄉,因與台北縣金山鄉重疊,於是又改為現今之『金峰』鄉。(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651) |
16.蘭嶼 | 本鄉以島名為鄉名。蘭嶼原稱為『紅頭嶼』,光復以後,以其為蝴蝶蘭之產地,故改稱為『蘭嶼』。關於紅頭嶼之由來,有以本島形狀類似紅頭船隻浮於水上,或云島上山頭夕陽照射時,遠望之,呈紅色,故有此稱;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島上之山腹多處有紅土層暴露出,故有此稱。 |
台北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萬華 | 舊名艋舺,亦作「蟒甲」、「文甲」、「莽葛」,為凱達喀蘭族語MOUNGAR之音譯,意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之地,其地濱河,土壤膏腴。初僅凱達喀蘭族在此居住,除射魚維生外,兼以所產苦茗、蕃薯等物,以獨木舟載運至淡水河上游新店溪,與漢人交易,遂得「艋舺」之名。 |
2.士林 | 舊名八芝蘭,康熙四十八年,陳賴章集團亦入墾此區。至清末,科名特盛,文風蔚起,改稱士林,取士子如林之意。 |
3.松山 | 平埔族錫口社的故居,日本人改為松山。 |
4.大安 | 由於(大灣庄),(灣)和(安)的諧音而得名 |
5.北投 | 平埔族的語言,北投就是指女巫。 |
6.內湖 | 位於台北盆地內側的盆地。 |
7.南港 | 因地處基隆河之南,有港可以泊舟故名。 |
8.文山 | 民國79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而景美區地名之由來乃因古人用木頭或竹子製作的大水槽稱作(筧)或(木見),在水槽尾端部份叫(木見尾)、(筧尾),後來叫成(景尾),再改為景美。至於木柵區地名之由來,乃因漢人與原住民抗爭時代,漢人在景美溪邊興建木製的大型柵欄,防止敵人入侵。 |
9.信義 | 民國79年把松山區鐵路以南、及大安區和平東路以北獨立分出而來 |
10.中正 | 民國79年將古亭區和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而古亭區地名之由來乃因由(古亭苯)這種裝稻穀的建物得名。或擊鼓示警的(鼓亭)而來。至於城中區地名之由來,是因為位於古台北城的城池中央。 |
11.中山 | 台灣光復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 |
12.大同 | 由(大)隆(同)而來。 |
高雄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高雄市 | 此地原為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社居住地,日據時期日本人把河洛語(打狗)改成與日語發音相近的─高雄(Taka),因此改稱為高雄沿用至今。 |
2.左營區 | 明鄭時實施屯田政策,本區以『左營』之部隊進行開墾,故稱之 |
3.鼓山區 | 三百多年前這裡是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牙社活動區域,漢人稱之為『打鼓社』,且此地有一小山丘(萬壽山),其狀兀然凸起有如『鼓』狀,故稱鼓山。 |
4.三民區 | 台灣光復後取『三民』主義的三民作為區名。 |
5.鹽埕區 | 明鄭時期和清代有漢人開發為曬鹽區,河洛語廣場叫做(埕),如今為行政中心,依然保留開拓之初『鹽埕』的原始地名。 |
6.金區 | 昔日可能是明鄭時代實施屯田制度時,為『前金』營的拓墾區,故而稱之。 |
7.新興區 | 為『新興』的商業精華區,故稱之為新興區 |
8.苓雅區 | 三百多年前明鄭萬曆年間漢人入墾,在本區的松樹根上發現有球塊狀『茯苓仔』,漢人搭寮採集,故稱『苓雅寮』,台灣光復後改為『苓雅』區。 |
9.前鎮區 | 明鄭時期實行屯田政策,本區屬於『前鎮』軍營開墾區,故稱前鎮區。 |
10.旗津區 | 本區為長條形海岸外的隆起沙洲,有如一支『旗』子橫在港外,『津』就是過渡陸地或港口必經的地方,故稱『旗津』,北端形成高雄港,南端形成小港。 |
11.小港區 | 清末由於泥沙淤積,使當時的『鳳山港』衰落成為小港叫作『港仔土乾』,日據時期把『港仔土乾』改稱『小港』 |
12.楠梓區 | 昔日此地盛產『楠木』和『梓木』,又是木匠集中區,『梓人』就是『木匠』的意思,故稱『楠梓』。 |
基隆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基隆市 | 平埔『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清代把『雞籠』改稱『基隆』表示『基地昌隆』 |
2.中正區 | 原叫『八尺門』,與基隆港外的和平島以橋相連,光復後為紀念故總統蔣中正才改名。 |
3.中山區 | 基隆港區有『白米甕』老地名傳說,光復後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才改名 |
4.安樂區 | 取自區內的『安』和里及『樂』一里的里名 |
5.信義區 | 原叫『田寮港』,光復後取自『八德』中第五、六德『信』、『義』作為行政區名。 |
6.仁愛區 | 原名『石牌街』,光復後改為仁愛區 |
7.七堵區 | 先民拓墾時期,防止當地先住民各族入侵的土牆,七堵就是第『七』座『堵』牆 |
8.暖暖區 | 平埔族暖暖社的故鄉 |
新竹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東區 | 新竹市在民國71年升格為省轄市後,於民國79年行政區才畫分為東區、北區、香山區等三區。本區(東區)位於新竹市的東南部。 |
2.北區 | 本區(北區)位於新竹市的北部。 |
3.香山區 | 本區原為新竹縣的香山鄉,在民國71年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時,併入新竹市。而香山地名之由來,傳說有二,據香山鄉公所調查:鄭成功治台時代,此地為竹塹社番所居,當時尚未有固定名稱,等到漢人大量遷居此地之後,眼見大坪頂一帶,漫山遍野有一種無名花草盛開,氣味芬香迷人,故稱之為「香山」。另一種說法來自於鹿仔坑秀才林秀春派之傳說:香山地方往昔為竹塹社番的所在地,故初來於此的漢人均稱此地為「番山」,等到後來漢人越來越多,而番人越來越少時,覺得此地名不雅,經眾人商議之後,改「番山」為「香山」,蓋因「番」與「香」之字音相近,而「香」乃「番」減去三筆之字也。 |
台中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中區 | 清代台灣(鹽務總管)所在地,舊稱(鹽館) |
2.東區 | 台灣府城(南門)遺址,今位居大台中市(東)側故稱東區 |
3.西區 | 有大地主在此設立繳田租的公共事務館,舊稱(公館) |
4.南區 | 有平埔族老婦人不願搬走,仍居住在此地,漢人稱之為(番婆)庄 |
5.北區 | 早期漢人(邱厝)(賴厝)形成姓氏聚落,由於賴姓居多,故稱(賴厝廓)。 |
6.西屯區 | 昔日平埔族祭祖所在地,有一湖潭叫(馬龍潭) |
7.南屯區 | 拓荒時期打造墾耕用具牛(犁)鋤(頭)的(店)舖區,故稱(犁頭店),日據時期改稱南屯。 |
8.北屯區 | 原叫(三十張犁),因為台灣的漢人計算田地,以每一張犁為計算標準,一個人在播種期間最多約可犁耕五甲地,因本區當年開墾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張犁為五甲地,因本區當年開墾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張犁為五甲地,所以舊稱(三十張犁),日據時期改稱(北屯) |
台南市各區地名之由來
1.中區 | 本區位於本市之中央,故命名為中區。 |
2.東區 | 本區位於本市的東南方,在日治時期,本區純位於本市的東部,故命名為東區,後來於民國35年將安順庄(今安南區)併入本市後,使本區位置趨於東南,但仍命名為東區。 |
3.西區 | 本區因位於本市的西邊,故命名為西區。 |
4.南區 | 本區因位於本市的南端,故命名為南區。 |
5.北區 | 本區位於台南府城的北邊,古廟甚多,極具歷史風味。 |
6.安平區 | 「安平」一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鄭成功在登陸此地打敗荷蘭人之後,懷念其泉州府晉江縣安平鎮的故居,乃將此地的原名「一鯤身」改名為「安平」(花松村,1996)。另一種說法是指本地往昔為台灣南方的第一良港,船舶出入甚為平穩安定,故稱「安平」(安倍明義,1996)。 |
7.安南區 | 本區原屬於台南縣之安順鄉,民國35年奉令劃歸台南市管轄,為紀念從台南縣安順鄉劃分歸入台南市,乃取安順鄉之「安」字及台南市之「南」字,合併命名本區為「安南區」。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