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板橋 板橋舊名「枋橋」,是台語發音,意思為「木板所做的橋」。其由來是因為在清朝乾隆年間,曾在今天板橋西方的一條小溪上,蓋了一座木橋,以利行人的來往,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命名為「枋橋」。民國九年,日本政府將「枋橋」改為「板橋」,光復後便沿用至今。
2.三重 三重舊名為「三重埔」,其由來是因為淡水河與其支流間的埔地,是依照次序來命名,而此地是位於二重埔的東邊,所以稱為「三重埔」,後來再改為「三重」。「埔」是河邊沙洲的名稱,先民為了開墾土地,自然選擇近水的地區。而後由於淡水河的日漸淤積,頭前埔再也無法停靠船隻,而泥沙沖積所成的沙洲也日漸擴大,登陸的地點遂再向後退縮,於是把這後來開發的土地稱為二重埔(台語發音)。同樣的,漢族先民開發的足跡來到了現今的三重市,為有別於頭前與二重,遂定名為三重埔。(詹亦哲,民82,這裡是我生長的地方---台北縣,台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編)
3.永和 永和市在日據時期時分設六保。民國三十六年時,隸屬海山區中和鄉。民國四十二年,分為頂溪、上溪、網溪三村。民國四十七年,分鄉設鎮從中和鎮劃出,正式立名為永和鎮。此名為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所取,他認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彰州人,或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都應體認和諧、團結的重要,才能有繁榮的建設,「永久的和平」。於是此地便稱為永和。民國68年升格為縣轄市。(永和市誌,民75)
4.中和 「中和」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此地的原來名稱「漳和」的台語音與「中和」近似,所以命名此地為「中和」;另一種說法是指,「中和」這個地名是從此地境內的「中坑」、「漳和」兩個聚落名稱中各取一個字而成的。
5.新莊 新莊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漢人來此開墾,後來在雍正年間,由於人們在此設立新的聚落,便將此地命名為「新莊」。另一說是由『新的武勞灣莊』簡化而來。
6.新店 「新店」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當時人們在今天的碧潭東岸興建店鋪,後來發展成為街市,由於附近以前並無店鋪,所以就稱此地為「新店」;另一種說法是指,本地原先已有店鋪,後來在道光年間,因為受到山洪爆發的沖毀,又重新興建店鋪,而將此地命名為「新店」。
7.樹林 樹林這一帶以前是大漢溪氾濫的沼澤地,由於樹林叢生,所以命名為「樹林」。另有一種說法是,在乾隆年間,來此開墾的漢人為了保護水圳的堤岸,種了許多林木在堤岸上,後來便稱此地為「樹林」。
8.鶯歌 「鶯歌」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此地的山上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其形狀類似鷹哥,所以此地命名為「鷹哥」。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庄。民國九年,日據時期改為鶯歌庄,民國二十九年,升格為鶯歌街,至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改稱為鶯歌鎮。(陳碧松,民68,鶯歌鎮誌)
9.三峽 三峽舊稱「三角湧」,三角湧庄之名始見於嘉慶八年(1803),形成街肆後以土名『三角湧街』相稱。「湧」的台語意思是「水起浪」的意思。因為三峽位於大漢溪匯納橫溪、三峽溪的地方,是一塊三角形平原,上述三條河流在此匯集,溪流激盪,所以稱為「三角湧」。民國九年時,改為三峽而沿用至今。(三峽鎮志,民82,三峽鎮公所 發行)
10.淡水 淡水舊稱為「滬尾」,「滬」是指以前設在河口或是近海之處,由許多石頭堆成,利用海水的漲退潮來捕魚的一種設施,而在設有「滬」的尾處,就是「滬尾」。另有一說:在閩南語中,滬和雨諧音,指此地多雨,過了這裡雨就停了,故稱「滬尾」。民國九年時,改用此地所濱臨的淡水河河名,為此地的地名。
11.汐止 汐止舊稱為「水返腳」,是指此地在滿潮時,海水會溯淡水河進入基隆河,至此而返的意思,民國九年時,才改為「汐止」。
12.瑞芳 清光緒年間,陸路交通不便,往來於台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瑞芳對外之水運接駁渡口柑仔瀨,即今柑坪里(俗稱內瑞芳)成為台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今之宜蘭)間者必經之地。後因金瓜石、九份山區陸續發現金礦,採金人絡繹不絕,上山採金必先經由柑坪里,此時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有一賴姓商家鋪號「瑞芳」,店貨、日用品、南北雜貨俱備,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瑪蘭中途補給休息處所。久之,往來者眾,均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不呼地名,而呼「去瑞芳」,或「由瑞芳回來」,聚集同行,沿襲成名。(瑞芳鎮簡介,民83)
13.土城 本市昔日為山胞擺接社漁獵之區,清朝初年時,便有先民來此開墾,因為在此設土牆防禦番人的侵害,所以就稱此地為「土城」。(土城市志,民83,土城市公所 發行)
14.蘆洲 「蘆洲」舊稱河上洲、和尚洲或鷺洲。因此地係由大嵙崁溪沖積而成之沙洲,故初名河上洲。後因清乾隆年間,竹塹(即今新竹)城隍廟僧侶梅福,向官府稟請以現今水湳村一帶產業為關渡媽祖廟之業產獲准,每年來此徵收租穀,於是鄉里百姓稱為和尚厝。因和尚與河上音相近,彼此混合,遂以和尚洲為名。又因為本鄉原為一沙洲,凡洲渚有水處,蘆草叢生,蘆花盛開時節更因白鷺棲息其間,蔚為景觀,故又稱鷺洲。現今「蘆洲」之由來,乃因當時蘆葦叢生,才改稱為「蘆洲」。(蘆洲鄉志,民82,蘆洲鄉公所 編印)
15.五股 本鄉早期因為有五個人出資合股來此地拓墾,所以稱此地為「五股」。
16.泰山 此地以「泰山」為地名,似乎是取自於中國大陸的名山﹍泰山。
17.林口 林口舊稱為「樹林口」,是指此地位於森林地帶入口之處,後來則改為「林口」。
18.深坑 「坑」是山谷的意思,而此地位於景美溪山谷之中,所以稱此地為「深坑」。(安倍明義)
19.石碇 本鄉昔日溪水深且急,小船可溯溪而上,但是停泊時必須繫石以碇泊,故稱石碇。另一說是:本地溪中到處石塊,碇置於溪谷,並為早期居民過河的墊腳石,有如舊式房屋大門的石質門檻(閩南語稱戶碇),因而得名。
20.坪林 因為此地區的地形多平坦的河階面,岸旁以前為樹林茂盛之地,所以稱為「坪林」。
21.三芝 本鄉最早為小雞籠社,漢人入居後稱為小雞(圭)籠莊,清末光緒年間稱「芝蘭三堡」,民國九年時,取原來「芝蘭三堡」中的「三」和「芝」兩字為地名「三芝」,以後就沿用至今。(三芝鄉志,民83)
22.石門 因為此地境內有一海蝕洞,形狀近似石門,所以稱此地為「石門」。
23.八里 八里舊稱為「八里坌」,是由於此地原為凱達格蘭族之八里坌社的居住地,後來改名為「八里」。
24.平溪 基隆河上游溪谷狹窄,多瀑布和急流,但是當基隆河流抵本地時,溪水趨向平緩,因此就稱此地為「平溪」。
25.雙溪 因為此地有牡丹溪及平林溪兩溪在此會流,所以就稱為「雙溪」。
26.貢寮 地名由來有二說:一說是此地名出自於平埔族語「陷阱」的譯音,因為以前此地山豬特別多,初期的移民在此設陷阱來捕獵山豬,故有「貢寮」地名的出現。另一說為:早期本鄉墾民為根絕毒蛇猛獸,乃以草寮將洞穴偽裝,並以樹木摃之,作為誘捕野獸的陷阱,先民稱此種草寮為貢仔寮,久而久之即成為本鄉地名。
27.金山 金山舊稱為「金包里」,是此地凱達格蘭族之「金包里」社的社名,在民國九年時,一直沿用至今。傳說中有本省北部原住民「平埔番」二十多人,因捕魚遭遇颱風,漂至本鄉海岸,見荒蕪而離去,遂沿海尋至貢寮鄉安住,爾後數百年,經由其子孫形成三紹四社、大雞籠社、金包里社等。其中金包里社沿北部海岸漸向淡水分佈。「金包里」之名稱,是依照番語口音基巴里翻譯漢字而來。日據台灣時,本地稱為金包里堡。民國九年,有鑒於此地背大屯山,乃去其「包」字,加上「山」字,成為「金山」,光復後,依照原金山莊區域改設金山鄉。(李鴻謀,民82,金包里誌)
28.萬里 「萬里」地名的由來,可能是出自於在十七世紀時,西班牙人所稱基隆港附近的漢人聚落為『parian』的譯音而來。因其與閩南語之『萬里』音相近。又早期原住民稱此漢人居住的聚落為『vasai』,漢人以近音譯字『瑪鋉』稱之。故本鄉又有『瑪鋉』之名。
29.烏來 「烏來」是泰雅語,意思是溫泉。據傳以前有一群泰雅族人來此地附近時,遠望溪水中煙霧濛濛而升,經觀察後,發現這些煙霧是由岸邊湧出的熱水所形成的,於是就高呼「Urai」,亦即溫泉的意思,此後便稱此地為「烏來」。
 

 

桃園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桃園 在清朝時,此地就有漢人入墾,當時在此地遍植桃樹,所以就稱此地為『桃園』。
2.大園 此地舊稱『大坵園』,意思是指大塊的旱田,因為以前此地缺乏水利,只能種植甘藷及一些耐旱的蔬菜,所以就稱為『大坵園』,後來才簡稱『大園』。
3.蘆竹 本鄉在開墾初期,是一塊蘆竹茂生之地,移民在此地居住形成聚落,就稱此地為『蘆竹』。
4.龜山 本鄉地名的由來是取自於以前境內的平埔族社名『龜崙社』,後來將『崙』改為『山』而形成今天的『龜山』。
5.八德 八德舊名為『八塊厝』,是指以前此地初建聚落時,只有八戶人家居住。台灣光復後,最初稱為八塊鄉,後來改稱八德鄉。
6.中壢 本地以前正位於竹塹與八里坌中間,是旅客、商人往來必經的中途站,再加上此地多地塹地形,客家語稱此地塹地形為『壢』,所以稱此地為『中壢』。
7.楊梅 在清乾隆年間,此地即有漢人來此拓墾,當時墾民在此地遍植楊梅樹,故稱此地為『楊梅』。
8.平鎮 此地舊稱為『安平鎮』,是因為以前為了保護從大湖口至中壢、桃園之行旅的安全,曾在此地設置了張望寮,所以原稱此地為『張望寮』,後來取以保護平安的意思,改稱為『平安鎮』。民國九年時,則簡稱為『平鎮』。
9.新屋 清乾隆年間,此地西邊附近,就有漢人來此開墾,由於常遭平埔族人的襲擊獵首,乃棄原來住屋向東移,另築新屋以居,『新屋』便成為此地的地名。
10.觀音 此地舊名為『石觀音』,是因為當地有位民眾在今天的觀音溪溪流中,發現一塊酷似佛像的天然石頭,大家都認為是觀音菩薩像,於是建廟來供奉,頗為靈驗。民國九年時,即依此取名為『觀音』。
11.大溪 大溪位於淡水河的幹流大漢溪旁,舊稱為『大嵙崁』,是來自於當地的凱達格蘭族霄裡社人稱大漢溪的譯音,後來才改稱為『大溪』。
12.龍潭 此地名的由來是因境內有一大陂潭『龍潭陂』,故有此稱。
13.復興 此地舊稱為『角板鄉』,是因為境內有角板山的緣故,而『角板山』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以前劉銘傳至此開山撫番時,見此地山峰突起如角,而河階面平坦如板,所以就命此地為『角板山』。後來改稱此地為『復興』,則是有冀以民族復興的意思。
 

 

新竹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新竹 新竹舊名為『竹塹』,緣於本地以前為平埔族中的道卡斯族之竹塹社的居住地而來。清雍正元年之後,本地成為『淡水廳』的所在地,一直到光緒元年,台北建府後,改淡水廳為『新竹縣』,才有新竹的地名。『新竹』的意義,乃是指在竹塹所新設之縣。或云取竹塹之竹字,期其地之日新又新,故名新竹。
2.新埔 此地在清雍正年間,就有漢人入墾,因為移民大多從紅毛港、香山港登陸後,才來此地開墾,對於已經墾畢的沿海地帶而言,此地較晚開發,所以稱之為『新埔』。
3.關西 關西舊稱為『咸菜硼』,這是因為本地多屬客籍移民,他們擅長醃製鹹菜,本地也盛產之,所以有『咸菜硼』之稱。民國九年時,由於『咸菜硼』的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音相近,所以改稱此地為『關西』。
4.竹北 竹北原稱為『舊港』,這是由於本地原為鳳山溪的港口,後來由於此地位於新竹市之北方,所以改稱為『竹北』。
5.新豐 新豐舊稱『紅毛港』,傳說以前曾有荷蘭人的船停靠於此,故有此名。後來,政府認為『紅毛』為不雅之稱,所以改此地名為『新豐』。
6.湖口 湖口舊稱『大湖口』,『湖』是指盆狀的窪地,由於附近一帶有一連串的窪地,而此地正位於這些窪地的出入口,故有此稱,後來簡稱為『湖口』。
7.竹東 竹東原稱為『樹杞林』,因往昔此地為樹杞茂密的森林地帶。後來由於此地位於新竹市之東方,故改稱為『竹東』。
8.寶山 本地原稱為『草山』,這是因為本地初墾時,是雜草叢生的山丘,故有此稱。而民國九年時,以原『草山』之『山』及其境內另一處名為『寶斗仁』之『寶』二字拼成,改稱此地為『寶山』。
9.橫山 此地名源於境內有一座名為『大山背山』的山橫亙,所以稱此地為『橫山』。
10.芎林 本地原稱為『九芎林』,這是由於當地以前是九芎樹茂生之地,故有此稱,後來簡稱為『芎林』。
11.北埔 北埔是指北方的埔地,係與其南方的南埔對稱,都是屬於當時的未墾地。
12.峨眉 峨眉以前稱為『月眉』,這是因為此地恰位於峨眉溪曲流凸岸的半月形沖積河階上(滑走坡),故有此稱,後來改以其近音『峨眉』稱之。
13.尖石 由於本地境內有大壩尖山,故有此稱。另有一說是本鄉溪床中有一尖石突出,因而得名。
14.五峰 由於境內有五指山五峰並峙,故命名為『五峰』。
 

 

宜蘭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宜蘭 宜蘭舊稱『噶瑪蘭』或是『蛤仔難』,這些名稱都是翻譯自原來居住於宜蘭平原上的平埔族噶瑪蘭族的族名,後來到了清光緒元年,在此設縣,縣名即是在原來的『蘭』字上,加上『宜』這個文雅的字,成為宜蘭縣,而一直沿用至今。
2.羅東 『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的語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
3.蘇澳 傳說在清嘉慶年間,有一個名為蘇士尾的人,首先率領壯丁來此地開墾,因此就以其姓『蘇』字,再配以這邊的地形,是屬於一個位於水邊彎曲之地的『澳』字,命名此地為『蘇澳』。
4.頭城 在清嘉慶年間,首先入墾蘭陽平原的吳沙,最先在此地建築土城來防禦番人,因此就取名為『頭城』。
5.礁溪 礁溪的『礁』字,台語的意思為『乾』的意思,這是因為這附近的溪谷中,通常都是水量稀少,有時甚至呈現乾涸的狀態,所以就稱此地為『礁溪』。
6.壯圍 當年吳沙率領壯丁來宜蘭開墾,吳沙死後,他的兒子繼承父志,來此地拓墾,在開墾完成之後,其子為了酬謝壯丁門幫助開墾的辛勞,就將此地劃分為壯一、壯二......壯七等,賞給壯丁,後來統稱此地為『壯圍』,成為今天的地名。
7.員山 由於此地的東邊有一座孤立的圓形山丘,所以就稱此地為『員山』。
8.冬山 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此地的南方有一座形狀類似冬瓜的山,所以稱為『冬山』;另一種是說,五結鄉利澤村的人利用冬山溪運送冬瓜來此地販賣,所以稱此地為『冬山』。
9.五結 『結』是指以前開墾時的一種結首制度,亦即當有一地方由許多人開墾完成後,會把墾地劃分次序,如一、二、三.....等幾份,再由開墾者用抽籤來分配。而此地在開墾之後,劃分為中一結、中二結、頂三結、.....下五結等聚落,因此後來就稱此地為『五結』。
10.三星 因為此地靠近三星山,所以就以山名為地名,稱為『三星』。
11.大同 此地本來稱為太平鄉,是因為境內有太平山的緣故,後來改為『大同鄉』,則是取自三民主義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
12.南澳 由於此地本來是泰雅族之南澳社的居住地,所以稱此地為『南澳』。
 

 

苗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苗栗 本市舊稱為『貓裡』,因早期此地為平埔族道卡斯族之『貓裡社』所居。『貓裡』是平原的意思。
2.苑裡 『苑裡』地名是由來於道卡斯族『苑裡社』的社名。
3.通霄 通霄原稱為『吞霄』,是道卡斯族的社名。日據時期時,以其當地的虎頭山平地突起,聳入雲霄,便改此地為『通霄』。
4.西湖 西湖昔稱為『四湖』,因為本地附近有一連串的小河谷盆地,從下游而上,有頭湖、二湖、三湖、四湖、五湖至九湖,其中四湖即位於本鄉的中央,為了避免與雲林縣四湖鄉同名,乃將其改為『西湖』。
5.公館 鄉名由來於本地拓墾完成後,墾戶的首領設租館於此,此種處理墾務的租館,在當時稱之為『公館』,本地故有此稱。
6.銅鑼 銅鑼原名為『銅鑼灣』,因為聚落建造於三面環山的弧形山麓,地形類似銅鑼,故有此稱。
7.三義 三義舊稱為三叉河,這是因為打哪叭溪、打木溪、大坑溪等三溪在此會流,故有此稱。光復之後,改此地為『三義』,其由來,可能是『義』字之簡寫與『叉』字相似,所以才改為『三義』。
8.頭屋 頭屋舊稱為『崁頭屋』,位於老田寮溪的河階上,因為老田寮溪的沿岸多河階,而本地位於第一個河階上,故有所稱。後來則改稱此地為『頭屋』。
9.竹南 本地因為位於新竹之南,故有此稱。
10.頭份 本地在以前由一群人合夥開墾之後,他們將墾地劃分,並以頭、二、三、四、五......為代號,作為抽取分配之用,本地為『頭』份,故有此稱。
11.後龍 地名由來於聚落建立在後方有長條狀起伏的地方,故有『後龍』之稱。
12.三灣 因為本地恰位於中港溪中游東岸的第三個曲流河階上,故稱為『三灣』。
13.造橋 因為以前的移民曾在今造橋村之北端南港溪上游築橋,以方便通行,故稱此地為『造橋』。
14.南庄 由於本地村落位於早期的墾成地『田尾公館』之南方,故稱為『南庄』。
15.卓蘭 鄉名出自於本地的巴宰海平埔族自稱此地地名之譯音『塔連』,意思為美麗的原野。後來改為『罩蘭』。民國九年更改為『卓蘭』而沿用至今。
16.大湖 因為本地的地形是一塊大的河谷盆地,故有『大湖』之稱,客家語『湖』有指盆地之意。
17.獅潭 因為本鄉東北方有獅頭山,故取其『獅』字,又境內老田寮溪之曲流地形頗為發達,凹岸深水處多『潭』,於是併此兩字『獅潭』為本鄉之地名。
18.泰安 以前此地舊稱為『大安』,乃因此地為大安溪之上源,後來因為與台中縣之大安鄉同名,故改為『泰安』鄉。
 

 

台中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豐原 豐原舊稱為『葫蘆墩』,本地原屬於平埔族拍宰海族岸裏社的居住地,『葫蘆墩』是他們對本地之稱呼的譯音。清末年間,劉巡撫以其地物產豐饒而稱為富春鄉,亦稱為小蘇州。民國九年(大正九年)由於本地所產之米質極佳,是本地的特產,就將原地名改為『豐原』。至於「葫蘆墩」的由來,說法有二:本區早期為平埔族部落,族人叫「泰雅爾洞」,其音與葫蘆墩頗相似,傳為其轉音而來。豐原市境內有屯腳、屯頭、屯身三小丘,形似葫蘆而得名。(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2.后里 本鄉舊稱內埔鄉,早期發生聚落處稱「屯子腳」,分屯頂、屯下。後因避免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而改稱后里鄉。乃因為本地的聚落是創建於平埔族麻薯社之背後,故稱『后里』。(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3.神岡 因為本地最初的移民大多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的『神岡社』,故稱此地為『神岡』。
4.潭子 『潭子』舊稱為『潭仔墘』,因為創建聚落於柳川上游凹岸侵蝕坡的深水岸邊,故有此稱,後來才改為『潭子』。
5.大雅 大雅昔稱為『壩雅』或『埧雅』,這是因為本地是河壩草埔之一部份,客家語稱為『壩仔』,與台語之『埔仔』同義,民國九年才改為『大雅』。
6.大里 『大里』舊稱為『大里杙』,係出自當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譯音,民國九年才改稱為『大里』。
7.霧峰 霧峰舊稱為『阿罩霧』,其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本地聚落建在鳳山山麓,晨間經常濃霧籠罩,故有此稱;第二種說法是認為『阿罩霧』是本地土著族地名之譯音,按台灣地名中,凡冠以『阿』字者,多屬番社之譯音,例如阿束、阿冷等。民國九年時,改稱為『霧峰』。
8.太平 太平昔稱『鳥松頭』,因為建莊地入山口福德祠旁有一棵大的鳥松樹(榕樹之一種),故有此稱。
「太平」地名的由來有二說:
1.本地原屬於洪雅族的居住範圍,在清乾隆年間,就有漢人來此開墾,開墾初期,與洪雅族常發生衝突,漢人受害嚴重,所以在剛建立村莊時,就冀以太平之願望,故命名為『太平』,後來就將此地改稱為『太平』。
2.日據初期日軍推進到東興堡,準備進攻鳥松頭時,有一位當地人名叫「何錦成」,在半路迎接帶路,而太平當地人都很善良,要反抗的民眾也都逃走了。日軍指揮官說:「此地真是大平」,日據後便命名為「大平」,光復後才改成「太平」。(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9.烏日 烏日以前稱為『湖日』或是『凹入』,這是因為本地的地勢較低,境內為貓羅溪、烏溪、草湖溪、旱溪等溪匯入大肚溪的地方,地勢呈現凹入的情勢,故有此稱,後來改稱為烏日。
10.大甲 本地以前是道卡斯族各社的居住地。大甲之地名即自道卡斯平埔族之族稱Taokas譯過來的。閩南語「大」之讀音Tai或Ta;「甲」為Kah併為Ta-kah,與Taokas近音。(臺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民82,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印行)
11.清水 清水舊稱為『牛罵頭』,這是譯自本地的平埔族拍瀑拉族的『牛罵頭』社,民國九年時,鑒於該地有良質泉水『埤仔口泉』之湧出,乃更名為『清水』,光復後沿襲至今。
12.沙鹿 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沙鹿』社的居住地,故有此稱。「沙轆」係本鎮舊稱,原為平埔族一支之拍瀑拉(Papora)沙轆社(Salach)活動範圍,清代稱迴馬社或遷善社。民國九年改稱沙鹿,沿用至今。(沙鹿鎮志,民83,沙鹿鎮公所 編印)
13.梧棲 梧棲之地名是由「五汊」演變而來的。據道光中葉(1832)周璽撰彰化縣志山川圖作『五汊港』;同治年間(1862-1874)纂成的臺灣府輿圖纂要仍作『五汊港』;至光緒年間修成的臺灣地輿全圖則作『梧栖港』,可窺知清道光年間是通稱『五汊』而不作『梧棲』。因梧棲地當牛罵頭溪口小型三角洲上,五個扇狀分流水汊處,故得稱。後由『五汊』諧音雅化而得之後的『梧汊』、『梧棲』、『鰲西』。『鰲西』地名由來的另一說法:因梧棲鎮位於大甲、大肚兩溪之間,兩水會合鰲山(即今清水牛罵頭山),所以昔日地名為「鰲西」(即鰲峰山之西端)。(臺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民82,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印行)(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14.外埔 在日據時期,今天的后里鄉統稱為內埔,而在其西邊之本鄉則括稱為外埔,『外埔』就成為本鄉之地名。
15.大安 本鄉因大安港而得名。大安港的舊名,在明末稱之為「海翁窟港」,(海翁即為鯨魚),清朝時稱為「螺絲港」、「勞絲港」等,是因螺殼上之迴旋紋,譬喻船隻之出入航道繞轉之狀。至於有大安港之稱是因為本港可以讓船隻安全的停泊而得名。(大安鄉志,民78,大安鄉公所 編印)
16.龍井 龍井以前稱為『茄投』,可能是平埔族社之譯音地名,後來則改稱為『龍井』,這是取自於今龍泉村之舊地名『龍目井』,因為當地沙田路之清水祖師廟『龍泉岩宮』前有一古井而命名的,後來則改稱為『龍井』。
17.大肚 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大肚社的所在地,故命名為『大肚』。
18.東勢 東勢最早叫「板寮」,意思是木工做木板的工寮。後改為「東勢角」則有二說:
1.是因為對當時的豐原人來說,「板寮」只不過是在豐原東方偏僻地區的一個部落,所以就叫做「東勢角」,是指東方的角落。日人剛到臺灣時亦取用「東勢角」的地名,之後才把「角」去掉,改為「東勢」而沿用至今。
2.是由於本地的地勢向東方伸張,因此自古就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東勢』。(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19.石岡 本地以前稱為『石崗仔』,石崗是石山丘的意思,因為大甲溪在此納入新社溪,其坑口形狀如甕缸,裡面滿佈粗石,故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石岡』。
20.新社 本地以前稱為『新社仔』,是平埔族巴宰海族之樸仔籬社的分佈地,『新社』之由來,可能是曾經有平埔族人在此創建新的聚落而有此稱。
21.和平 本鄉在日據時期是泰雅族的分佈地,並沒有庄名,光復改稱為和平鄉,乃是以四維八德中之『和平』為鄉名。
 

 

彰化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彰化 彰化從前稱為「半線街」,是平埔族中巴布薩族半線社的所在地。雍正元年乃改稱彰化。「彰化」一稱之由來,據福建巡撫王紹蘭「彰化縣碑記」中的一段話:「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可得知『彰化』就是顯彰皇化的意思。
2.鹿港 原名「鹿仔港」,這地名的由來,有四種說法:
1.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處,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2.由當地原住民平埔族Rokau-an--語音譯轉化(閩南語發音)。
3.因港灣形狀似鹿角而得名。
4.昔為米糧集散地,而方形米倉稱為「鹿」,故得名。
據學者的研究推論,以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莊展鵬,民81,鹿港,遠流出版公司)。
3.和美 和美原叫做「和美線」,民國九年改為和美。現在以詔安橋為界,以西為泉州移民的墾地,以東為來自彰化的漳州墾民的墾地,境內是兩州墾民接觸之地,因為有鑑於漳泉械鬥迭起,為勸誡械鬥,和睦美鄰,所以稱之為「和美」。
4.線西 線西從前叫做「下見口」或「下徑口」,因為此地聚落在四股圳入海處,似乎可以看見河口,所以稱為「見口」。民國九年因其從前屬線西堡,於是以堡名為地名。
5.伸港 伸港初作「新港」,因為是新闢的港口,所以得名。後來因為與嘉義縣新港鄉同名,所以於民國四十八年七月一日,更改為伸港鄉。
6.福興 「福興」就是福建省移民在此,振興事業,建莊興隆的意思。
7.秀水 秀水原叫作「臭水」,因為從前此地墾域是灌溉水的末端,排水不佳,積水發臭的緣故。後來改為「秀水」。
8.花壇 花壇得名自現在花壇村之舊稱「茄苳腳」,因為從前這一帶是茄苳樹茂生之地,經當初移民的採伐,進而開墾成耕地,並建莊於此,所以以它為地名。
9.芬園 芬園從前稱為「芬園新莊」,傳說是清代在此地種植煙草而得名。
10.員林 康熙末年之後,移民入墾者激增,到雍正初年已形成村莊,漸漸發展成市街。因為墾民啟林闢地,留下圓形林地,創建聚落於此,所以稱為「員林仔」,後來刪掉「仔」,改為「員林」。(員林鎮志,民79,彰化縣員林鎮公所 編印)
11.溪湖 溪湖從前叫做「湖厝」,位於彰化縣內略中央的位置,有舊濁水溪及麥嶼厝溪中段斜貫而過,支流環流於此,其周圍又有許多沙丘群,因為溪道環流,所以取其「溪」,盆狀低地稱「湖」,合併而成「溪湖。
12.田中 田中鎮名取自清代的田中央莊。本地初期是一片水田,後來因為濁水溪氾濫而流失泰半,於是另外選擇他地,變水田為市街。「田中」的地名因此而得。
13.大村 大村從前叫做「燕霧大莊」,意思是燕霧山(八卦台地)下的一大集村,因而稱大村。
14.鹽埔 地名由來有二說:一說本地在過去移民建村時,為蒲鹽菁茂生之地,所以引用為地名。另一說是因為此地係鹽分頗高的荒埔地而得名。
15.永靖 永靖此地名,傳說是知縣楊桂森所命名,因為這一帶是粵籍移民的地域,從乾隆末年起,屢次為閩粵械鬥所波及,為了勸誡械鬥,取永久安靖之義,所以命名為「永靖」。
16.埔心 埔心過去叫做「大埔心」,因為此地位於廣闊未墾的埔地中央位置,所以得名。
17.社頭 清乾隆年間移民舉族入墾,建莊在平埔族大五郡社的社頭之上,所以將莊名稱之為社頭。
18.二水 從前此地的村莊形成於「二分水圳」與「八堡圳」之間,所以命名為「二八水」。民國九年將舊稱「二八水」改為「二水」。
根據傳說,有兩種說法:
1.源自八堡圳的「八」字形分水。理由是:清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及六十年(一九二一),施世榜和黃仕卿兩位先賢,分別在二水開鑿八堡圳(即施厝圳、今八堡一圳)和十五庄圳(今八堡二圳),渠道至二水鼻仔頭,以「八」字形分為一圳及二圳,蜿蜒流貫本鄉腹地,再流向彰化平原,由此得名。
2.根據彰化人雜誌廿三、廿四期第六頁二水地名的由來一文著者陳國典研究指出:二水之所以叫二八水,是由於下敘兩個原因,兩個理由形成的:其一為在明鄭時期(一六六一~一六八三),自林圯埔(今之南投縣竹山鎮)要到本地時,必須經過二條溪,一為清水溪,一為濁水溪,越過此清、濁二條溪水,稱為「過二幅(Pak)水」,二幅水與「二八水」台語音雷同,古早先民移入本地時識字者不多,所以就將本地地名寫做「二八水」了。
19.北斗 北斗舊稱為『寶斗』,是由於此地的街道整齊圖案,酷似寶斗仁,所以名之。後來改為近似音『北斗』,沿用至今。
20.二林 鎮名由來是因為從前這一帶是平埔族巴布薩族二林社之所在地。
21.田尾 田尾因為當時墾民創建村莊於十五圳的水田地帶末端,所以名之為「田尾」。
22.埤頭 清雍正年間,漢人入墾於此,因為在莿仔埤圳頭建村,所以稱為『埤頭』。
23.芳苑 本鄉原稱為「番仔挖」,因這一帶過去是平埔族巴布薩族的居住地,所以冠上「番仔」,且有一條溪道轉折入海於此,台語稱彎折為「挖」,合併而成地名。光復後改以當地舉人洪算諒的宅號「芳苑」為鄉名。
24.大城 清道光初年時有移民墾殖於此,於是聚集成一大集村。因為械鬥頻繁,治安不良,於是築土成壘,以防禦盜匪,鄉名由此而得。
25.竹塘 清初墾民遷入時,儲水為塘,以利灌溉,而且當時境內一帶有許多蘆竹茂生之水塘,所以稱此地為『竹塘』。
26.溪州 『溪州』地名的由來,是由於本地為東螺溪與西螺溪之間的氾濫平原,所以稱之為『溪州』。
 

 

雲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斗六 斗六昔稱為『斗六門』,該地昔為平埔族洪雅族之斗六社的居住地,在康熙末年時,該地墾成,乃譯斗六社之音為地名,稱為『斗六門』。加上『門』字,乃是因為當時其位置恰位於諸羅縣東方之門鎖重鎮,因而有『斗六門』之稱。後來則去掉『門』字,改稱為『斗六』。
2.斗南 斗南原稱『他里霧』,民國九年時,因其位於斗六之南方,故改稱為『斗南』。他里霧之地名是譯自當地的洪雅族之『他里霧社』社名。
3.林內 此地清朝以前為濃密如蔭的大林野,後來閩人鄭萃徘自福建漳浦來此地開墾,在乾隆、嘉慶年間,因平匪有功而獲封賜,從此傳家立業,人口集結,因村莊在樹林內創建,故名「林內」。
4.古坑 古坑舊稱為『庵古坑』,可能是由來於初期的入墾者,在坑谷內種植菴瓜而有此稱,在民國九年時,改稱為『古坑』。另有一說為古時候有一對夫婦,專門打鐵為生,其所住的地方命名為「打鐵坑」,這一對夫婦非常恩愛,居民羨慕,乃稱此地為「尪婆仔坑」。日據時期因不文雅而更名「庵古坑」,其意為溫暖的古窩,行政區調整時改名「古坑鄉」。(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9)
5.大埤 大埤原稱為『大埤頭』,其名稱由來有二說:
1.因往昔創村於荷包連圳埤之頭,故有此稱。荷包連圳即在早知與柳樹腳間,引倒孔溪之水,流向西北至大埤頭入圳,因在本地設埤塘儲水,乃稱之為大埤頭。
2.明末荷蘭人佔領時,於大埤西北方建設紅毛埤,其上游的庄社是在「紅毛埤」之頭頂,住民取其意稱為「大埤頭庄」。(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0)
6.莿桐 莿桐原稱為『莿桐巷』,可能是由來於移民在莿桐樹林間,創建村莊,故得此稱。民國九年時,則改稱為『莿桐』。(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0)
7.虎尾 虎尾舊稱為『五間厝』,最初開墾時名為「后尾」,後來因「后」與「虎」本地語音相似,日本人不知,鄉民也不明白,就將「后」誤為「虎」,於是「虎尾」地名就此沿用。(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6)
8.西螺 『西螺』地名由來於當地的巴布薩平埔族之番社名『西螺社』。西螺(台語ㄙㄞ ㄌㄟ)最初是平埔族巴布薩族居住,他們稱本地為Soreau。三百多年前西螺地形很像田螺,而湊巧濁水溪對岸的北斗區也很像田螺,經協議將位於溪南端的叫西螺,北斗叫東螺。西螺又稱「螺陽」,一是依據「北辰南陽」的位置,就是濁水溪南畔;另一說是出自開拓者為追思故土福建螺陽而取。(西螺鎮公所編印。西螺鎮公所工作簡報)(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8)
9.土庫 『土庫』昔作『塗庫』,其由來應與往昔當地的洪雅族之猴悶社自稱『土庫』之譯音有關,後來才改稱為『土庫』。
10.褒忠 本地原稱為『埔姜崙』,乃是因為移民最初是在埔姜茂生之沙丘建庄,而有此稱,『崙』是沙丘的意思。後來在清乾隆五十一年時發生林爽文事件,當時本地一位名為張源懃的庠生,糾結了鄉勇數千人來抵抗,守莊數月,屢敗爽文軍,事後並且幫助官府平定其他地方的動亂。亂後,張生除了獲得清廷封官賞賜之外,其居住地亦獲賜『褒忠』二字為庄名,故原埔姜崙,從乾隆末業改稱『褒忠』。日據時期曾廢『褒忠』,而恢復原稱,光復後,乃再以『褒忠』為鄉名。
11.二崙 『二崙』即是在有兩座沙丘的地方創建村落而得名。二崙昔作『義崙』,這與本地的客籍移民有關,因為客語的『義』與『二』同音。後來此地便改稱為『二崙』。
12.崙背 因為本地之村落創建於沙丘之背後(本鄉崙前村崙背國小舊址南邊)而得名。開拓先民為躲避暴風及洪水,便選擇地勢較高的沙丘偏南地帶定居,後來人口增加,便以此沙丘為界,稱沙丘南面地帶的部落為「崙前」,稱後移居的沙丘北面村莊為「崙背」,本鄉多偏屬沙丘之北,乃以「崙背」為名。(崙背鄉鄉公所編印,民83,崙背鄉之農業暨農地利用綜合規畫)(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2)
13.麥寮 關於『麥寮』地名之起源,據傳墾殖初期有植麥者搭寮居住於此,故有此稱。
14.臺西 臺西原稱為『海口厝』,因為地當舊虎尾溪之出海口,故有此稱。光復後,以其位於台灣島之西邊,改稱為『臺西』,以與臺北、臺南、臺東、臺中對稱。
15.東勢 清乾隆十三年間,有一黃姓家族遷來,不久人口增加成一大部落,民眾以東方之部分稱為「東勢厝」,之後設為「東勢鄉」。(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3)本鄉移民均由海豐港登陸,因處於海豐港之東方乃命名「東勢」,「勢」取人旺勢振之意,閩南語亦有方位之意。(雲林縣東勢鄉公所編印,雲林縣東勢鄉地方誌)
16.北港 北港舊稱為『笨港』,由於往昔笨港被溪道截斷後成一北一南,將其在溪北者稱為『笨港北街』,後來則改稱為『北港街』,『北港』就成為本地的地名。
17.四湖 『四湖』地名之由來,乃是由於往昔之聚落沿著境內的四個池沼而建立。該池沼係往昔潟湖陸化後之遺跡,已經萎縮成淡水的池塘。
18.口湖 本地原名「烏麻園」,乃因往昔此地所種盡是烏麻。後來改稱口湖有二說:
1.光復後由於本地四周均有魚池,且廣闊如湖,故稱「口湖」。
2.由於本地地當四湖、後湖、內湖、施厝湖等以『湖』為地名之聚落群的入口位置,因而有『口湖』之稱。(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1)
19.水林 水林原稱為『水燦林』,民國九年才改為今稱。該地昔為一大潟湖,陸化後多沼澤,因沼澤內水漆茂生,故有此稱。水漆生長於海泥中,葉有粗毛,觸之腫痛,與咬人狗同。
20.元長 本地在清乾隆六年時,有一位名為傅元掌的人,從福建省泉州府率人來此開墾,墾畢,創建村莊,並熱誠為地方服務,去世後鄉民為感念其恩德,乃以其名『元掌』為莊名。後來稱為『元長』之說有二,一為訛傳所致。另一說為清嘉慶年間,住民平亂有功,報請清廷嘉許,因「掌」與「長」諧音,賜改稱「元長」。(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1)
 

 

南投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南投 南投之地名由來於洪雅平埔族(Hoahya)社名南投社。據諸羅縣志所載:「東為南投山,內社二,溪南(貓羅溪)為南投,溪北為北投」。由此可窺知漢人以其對北投譯音社名之位置關係而命名為南投社。(黃宗輝,民83,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篇,南投縣政府 編印)
2.草屯 此地正好位於台中盆地的東緣山麓,為進入埔里中途要站,挑夫往返休息換草鞋的地方,其捨棄草鞋,堆積成墩,正是此地名的由來。
3.中寮 由於早期從二重溪至哮貓間,墾民築寮成村,有六寮、十八甲寮、後寮、鄉親寮等,中寮正好居於其中,並與後寮對稱,所以得名。
4.名間 因為本地地勢低窪,四周雨水淤積於此,形成沼地,經年濕潤,土音呼曰「湳仔庄」,後將「湳仔」之土音,改呼日語讀音,民國九年,因閩南語讀音Lama與日語「名間」訓讀NA-ma近音,故以「名間」之漢字改稱之。(黃宗輝,民83,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篇,南投縣政府 編印)
5.埔里 由於從前眉溪邊有先住民聚落『埔裏社』,或單稱為『埔社』,所以得名。又泰雅族稱埔里為『薩巴哈、巴卡拉斯』,意思就是星星之屋,夜間由高山鳥瞰而下,漢人街屋,就有如天上星辰閃亮之故。
6.國姓 國姓以前亦稱為『內國勝』,民國九年以後稱『國姓』迄今。其地名之由來,相傳與延平郡王國姓爺的左武衛劉國軒,曾率兵追討大肚番抵此有關。
7.集集 地名由來有二說:
1.集集原稱為『半路店』,因早期店鋪街聚落恰位於西方「林尾」與東方「柴橋頭」中間,為聚集生活必需品以交易,故稱「集集」。
2.「集集」出自水沙連番Chipu chipu社之譯音漢字。(黃宗輝,民83,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篇,南投縣政府 編印)
8.水里 水里原稱為『水裡坑』,『水裡坑』是從日月潭西岸之水裏社流至本鄉的一條河流,本地原屬於集集鎮,後來才劃分出,獨立成『水裡鄉』,後因其名不雅乃改稱『水里鄉』。
9.魚池 魚池舊稱『魚池仔』。本鄉以前曾是一個湖泊,後因南港溪上源之侵蝕,導致湖水外溢而乾涸。但是原來湖底的深窪處,仍留下多處的殘跡湖,當墾民落居此地時,便就其地形特徵命名為『魚池』。
10.竹山 竹山舊稱為『林圯埔』,相傳林圯為鄭成功之參軍,在鄭經實施屯田制時,曾經率領部屬在此屯墾,墾成後乃命名此地為『林圯埔』。民國九年時,由於境內的山坡多為竹林之產地,乃改稱此地為『竹山』。
11.鹿谷 鹿谷舊稱為『羌仔寮』,這是由於往昔本地未開闢時,附近有許多的羌群,民國九年時,有鑒於羌與鹿相似,而且境內又多溪谷地形,所以改稱此地為『鹿谷』。
12.仁愛 本鄉居民以泰雅族為主,並有少數布農族,以前此地並沒有命名,光復後,乃根據三民主義之政治理想,取四維八德之雅句,命名為仁愛鄉。
13.信義 本鄉居民以布農族為主,並有少數的曹族,光復後,取四維八德之雅句『信義』為鄉名。
 

 

嘉義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嘉義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嘉義昔稱『諸羅山』,這是出自於當地的平埔族洪雅族『諸羅山』社之譯音。
2.由於本地地形諸山羅列,故原名諸羅。後因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之亂,淡水、彰化曾先後陷落,豬羅被困,軍民不屈,清高宗獲悉乃於次年賜名為嘉義,以示嘉許全城軍民義舉。
2.朴子 朴子舊稱為『朴子腳』,由來於當時的聚落是創建在朴子樹之下,故有此稱,後來則改稱為『朴子』。其由來如下:『康熙廿六年(一六七八)半月庄林馬,自鹿港將媽祖神像迎接回家奉祀,歸途抵牛稠溪(朴子溪)南畔樸子樹下休息時,為附近群眾強求暫留供人膜拜。因媽祖發祥於樸仔樹下,是以標名為「樸仔腳」,「腳」臺語,「下面」之意。此係民前二百三十年之事。朴子詩人楊桂山有詩道:「大樸森森蔭樸津,開基一樹已歸神,覃思偉績同天后,長抱婆心護世人。」說明朴子與樸樹有關。』(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3.布袋 1.布袋昔稱為『布袋嘴』,因為布袋位在鹽水溪口之北,以前環抱一個內灣,布袋就位在此內灣北岸突出的尖嘴上,故有此稱,後來則改為『布袋』。
2.布袋地名緣起於外繞沙嘴,深居潟湖內,似布袋狀而得名。昔稱「布大瑞」訛傳為「布袋嘴」,騷人墨客稱為「岱江」,也是日據時地方士紳以取七福神之布袋和尚雅號,以布袋延用至今。但「冬港」應為布袋最原始名稱,昔亦稱松仔港、蚊港、布袋嘴等。稱「松仔港」的原因是因台灣廈門交通,以布袋為捷徑,附近海水浴場壽島之松樹,蒼鬱青翠而得名。稱「蚊港」的原因是港邊蚊蟲為虐,六月間風平浪靜之際,更猖獗而有蚊港之稱。(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4.大林 『大林』舊稱為『大莆林』,此地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係指本地在開墾初期乃為廣大的森林地帶,故有此稱;另一種說法為往昔此地有來自潮州府大埔之林地的移民,而有此稱。後來才改為『大林』。
5.民雄 民雄舊稱為『打貓』,『打貓』之地名是原來當地洪雅族打貓社的舊址,民國九年時,將『打貓』改為音近似日語之『民雄』,沿用至今。
6.溪口 本地舊稱為『雙溪口』,這是因為以前本地的聚落是建在石龜溪與三疊溪兩溪的會合處,後來則改稱為『溪口』。
7.新港 1.『新港』之地名即是指一個新開發的港口,這是指在清乾隆年間,原住於笨南港之大批漳州人,為了躲避洪水及漳泉械鬥之害,移居於此,久而久之,形成了街肆,發展成一個大市鎮,而有『新港』之稱。
2.新港原稱「麻園寮」,因乾隆初葉(一七四六前後)遍地胡麻叢生,因而得名。全鄉地勢平坦,早期因笨港溪(即今北港溪)氾濫,笨港市鎮被水沖毀,部份居民及沿笨港街官署遷徙此地,形成市鎮,改稱笨新港,後來以「笨」字不雅,而只稱「新港」。(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8.六腳 六腳原名「六家佃」,相傳明永曆八年(一六四五)閩漳龍溪縣人陳士政等人招佃農六家戶人入墾,「家」臺語與「腳」相似,附近居民遂以「六腳佃」相稱。後來則改稱為『六腳』。(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9.東石 本地在清嘉慶末年,有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東石居民來此,開闢魚塭,並在港灣內養牡蠣為生,他們將原來故鄉的地名移植來此,也就稱此地為『東石』。
10.義竹 義竹舊稱為『義竹圍』,而『義竹圍』是由『二竹圍』更改過來的。『二竹圍』之由來,即是指第二個環植竹樹之村莊,因為在本地的西南方尚有一處環植竹樹之村莊,稱為『頭竹圍』。因為該地近海,冬季風力強,村民多植竹樹為牆,以防飛沙及禦盜。後來則改稱義竹
11.鹿草 鹿草舊稱為『鹿仔草』,這是因為往昔該地為鹿仔草茂生之地,故有此稱,後來則改稱為『鹿草』。據臺灣府志載「鹿仔草即楮樹也,以其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12.太保 本地舊稱為『溝尾庄』,是王得祿的故鄉,王得祿曾經平定了林爽文之亂,收復諸羅,後來也平定了蔡牽之亂,而被詔認為浙江提督。在其病老還鄉之後,清廷加封為『太子太保』之銜,當地的人便將原溝尾庄改稱為太保庄,『太保』就成為本地的地名。
13.水上 水上舊稱為『水堀頭』,這是因為本地恰位於水圳之源頭,後來則根據原意,改稱為『水上』,亦即是位於水圳上源地帶的地方。
14.中埔 『中埔』之地名由來是與本地南南東方之頂埔及東北方竹崎鄉境內之內埔之相對位置而言。『埔』即是未墾之荒地。
15.竹崎 地名緣起於全鄉大部份為山坡地形,又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遍處留存許多竹頭,因此稱為「竹頭崎庄」。民國九年改稱竹崎。(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16.梅山 梅山舊稱為『梅仔坑』,因為本地位於倒孔溪南岸的寬闊坑谷內,而且這一帶往昔是以梅花著稱,故有此稱。後來則改為『梅山』。
另有一說為:本地位處山腳地帶,為行旅必經之地,有人在溪畔築屋,販售「米糕粥」,閩人稱粥為「糜」,乃稱本地為「糜仔坑」。(邱奕松,民81,美哉嘉義,嘉義縣政府 出版)
17.番路 『番路』之地名由來於本地恰位於通往阿里山曹族番社的要道之上,故有此稱。
18.大埔 大埔昔稱『後大埔』,因為在台南縣東山鄉境內,有較早形成之大埔庄,因此本地之大埔改稱為後大埔,台南縣者稱為前大埔,以資區別。『大埔』是潮州府下的縣名,因為本地初期的入墾者,大多從潮州府之大埔而來,移民們便將原鄉的地名移植於此,後大埔於民國九年時改稱大埔,而沿用至今。
19.阿里山 本鄉原名吳鳳鄉,為紀念康熙末年阿里山通事吳鳳而取之名。民國七十 年改稱為『阿里山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